一年前我大学毕业来到###中,做了一位教师,尤其是今年9月份担任初一年级数学教学,上任伊始,我踌躇满志,但是经过一段亲身教学之后,我发现仅凭热情去从事教育是不可取的。然而教育工作实际上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它不仅需要知识、需要热情,更需要换位理解。下面我就以初一数学的教学特点和大家一起谈谈:
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与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若对之无兴趣则只会感到枯燥,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首先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初一年级学生大都具有好奇心,但若教学形式方法单一,呆板乏味,使人产生疲倦感,使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甚至形成反感心理。所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不可等闲视之。
初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自制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有限,经过一段教学以后,我发现教师正儿八经的讲课时,学生昏昏欲睡,这时候我会“跑题”,所谓的“跑题”就是谈一些非数学教学的内容。教师偶尔闲聊“跑题”时,学生听的却津津有味。究起原因多半是因为“跑题”的那一刻教师无心讲的内容摆脱了空乏的冰冷的说教与灌注,勾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产生了感情共鸣,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要多鼓励学生,为他们而喝彩:
人总是喜欢表扬和鼓励的,尤其是孩子。他做了某件事,你一表扬他,他就会认为自己有这方面的才能,就会更认真去做好。所以说无论学生考试的成绩多么的不好应该多鼓励,要求老师要宽容和理解,现举一例: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可能因为不解对我不满,说了一些过分的话,我只是委婉的批评她,并且让她作了一个课代表,用这种方法更严格的要求她,结果她作了课代表以后,尽职尽责,不但思想转变的特快,学习成绩也提升的很快。作为一名教师,你应该让你的学生“喜欢”上你,那样他们就会喜欢上你所任教的学科。那样成绩也就会很好。
三、要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
现在教学理念认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主要起组织,引导,启发,示范等作用。就数学学科而言,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如果一贯的讲,学生也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效果不佳,例如讲第一章截面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用实物(土豆)做一些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一些几何体,亲自去做,亲自去体会。以学生为主体,更好的学好截面,习题课也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试着讲解一部分题,让他们参与其中,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教师教学中的驱动方式在愉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转化为对知识无形的渴求。
总之,教学方法应该是随机应变的,不是永恒不变的,因学生的素质,智力等因素而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引起学生注意与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