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方荣翔有哪些经典唱段 现代京剧名段

时间:2024-11-15 17:49点击:125857次

  生平简介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市人。山东省京剧院花脸演员。1925年9月6日(农历乙丑年七月十九日)生于北京。本姓周,幼随继父姓方。6岁开始练功,8岁入尚小云创办的荣春社科班学艺。10岁师事骆连翔习文武花脸。12岁首次登台演出。16岁拜裘盛戎为师,专工裘派花脸,得裘氏精心指点,并曾随师到各地演出,成为裘氏的“手把徒弟”。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赴朝达7 年之久。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回国,担任山东省京剧团副团长。1982年,先后赴新加坡、日本演出。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京剧《将相和》,1986年,山东电影制片厂为方荣翔拍摄了纪录片《方荣翔舞台艺术》。1988年,率山东省京剧团到香港公演。同年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曾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山东分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

  1989年4月22日(农历己巳年三月十七日)下午三点二十五分,方荣翔因心脏病复发在济南逝世,享年63岁。2005年12月8日在方荣翔诞辰80周年之际,方荣翔墓碑和铜像落成揭幕。方荣翔墓碑镌刻着李瑞环“艺精德重,梨园留芳”的题词,“方荣翔”三个大字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同年12月10日《方荣翔诞辰八十周年》个性化邮票由山东省集邮公司发行,这套邮票每版16枚,主票为同心结,附票为方荣翔不同时期扮演的不同人物。如包拯、徐延昭、窦尔墩、铫期、廉颇、项羽、张飞、李逵、姜维、周处等等,还有“红色经典”《奇袭白虎团》中的王团长。

  方荣翔的唱念做表以及音色的运用,无不酷肖其师,且被人视为青出于蓝。他能很好地运用胸腔、鼻腔共鸣,声音刚劲而柔和。他人品高尚,尊师敬友,与人为善,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擅演剧目有《群英会》、《审潘洪》、《姚期》、《遇后龙袍》、《铡美案》、《将相和》、《除三害》、《赤桑镇》、《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盗御马》、《黑旋风李逵》等数十出传统剧目,并演出《奇袭白虎团》和《雪花飘》等京剧现代戏,合编《裘盛戎唱腔选集》、《裘盛戎艺术评论集》。

  [编辑本段]往事略集

  方荣翔醒来第一句话就是问医生:"我还能唱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激动地说"我从没听过这么好听的京剧,方的气息运用技巧很高,甚至听不到在什么地方换气…"

  1956年方荣翔转业到山东京剧团工作。他始终清白做人,精心演戏,刻苦钻研裘派艺术,成为功名卓著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忠实地继承了裘派艺术,并且有所发展和超越。他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将风格向媚婉方面拓展,他的唱腔遒媚舒朗,空灵剔透,被观众誉为"方氏裘韵",外国朋友赞之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几十年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使方荣翔积劳成疾,1984年12月1日他心脏病严重复发。中共山东省委指示立即成立“方荣翔手术小组”,不惜任何代价抢救治疗。

  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家教授先后六次会诊,为方荣翔的病情制定了周密的医疗方案。1985年3月4日早7点,由美国赶来的心脏专家纳尔逊主刀,抢救小组开始给方荣翔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抢救小组整整工作了十个小时,手术终于获得成功。

  手术半年后,方荣翔首次与山东观众见面。1985年,他手术后不满10个月就投入了《雪花飘》的拍摄,他悄悄地对老伴说:“我刀口真疼啊!”,可是他又忍痛为残疾人演出,一演就是三天。

  1987年9月5日,中国首届艺术节在北京开幕。手术两年后的方荣翔,第一次走上首都舞台,再现了裘派传人别具神韵的风采。1988年6月,方荣翔应约率团赴香港参加“京剧荟萃耀香江”演出。在香港他收下了台湾女花脸王海波为徒,这是他一生收留的最后一名弟子。他愉快极了,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入党32年,也应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尽一份心”。

  6月16日,方荣翔心脏病临场突发,他倒在了后台,却对同事们说:“不准回戏,继续演出”。观众震惊了,他们要求方荣翔赶快去医院。方荣翔谢绝一切劝阻,立下保证书:“倘有不幸出现问题,责任完全自负!”。方荣翔也被戏迷誉为“不倒的包龙图”。

  1988年8月,山东省委又一次指示:不惜任何代价,抢救方荣翔的生命。8月1日,方荣翔手术第二次获得成功。为了给国家节省费用,他刀口还没愈合就离开了香港。在香港,方荣翔演出了近30出戏,却没有来得及欣赏这里的风光。

  1989年4月14日,在医院就医的方荣翔病情已很严重,面对专程探望的弟弟,他却乐天安命,雄风不减:“你放心,我会复原的。等我出院,就带王海波(新收的台湾女弟子)和《省京》下去。我少演,让海波多演,带带她。适应了,再到北京,参加建国40年庆祝演出,你看行不行?”一星期之后,方荣翔永远告别了他心爱的舞台,告别了他魂牵梦绕的观众。多少人不能相信这个时刻,多少人不能相信自己热爱的艺术家这次没有归期的远行。

  [编辑本段]不忘恩师

  方荣翔16岁拜裘盛戎为师。他演出的十多出裘派名剧被中央及省、市多家电视台播放。以出版的《裘盛戎唱腔选》即由他整理、主编。

  即使在“文革”时期,方荣翔的老师也被打成黑帮,扣上“反动权威”的帽子,传统戏已被“斩尽杀绝”那样的逆境里,方荣翔仍然不背离师长,不放弃对传统艺术的研习。因此,裘盛戎在1971年含恨即将辞世时,亲自把于艰难中仅存的手表摘下来,连同陪伴了自己一生的“行头”传赠给方荣翔。

  方荣翔果然不负师望,在“浩劫”过去之后不久,他很快就能把裘派艺术那含蓄而深沉的韵味,那种巧妙结合运用鼻腔、胸腔、头腔与颚腔所发出的特殊美妙的声律成功地再现在舞台上,从而填补了由于裘盛戎过早谢世而造成的京剧艺术风格流派品种中的重大缺憾。因此,方荣翔每次演出,剧场门前总是车水马龙。1985年方荣翔在朋友家作客时,曾经有过一个非常幽默的回答:“要架子干么?又不唱‘架子花’。是凭艺术纳人,不是架子纳人。”写海报,他坚持不许加“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头衔,他说他喜欢“裘派传人”几个字。艺术家是不能脱离人民的。方荣翔这个信念,老而愈笃,至死不渝。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由于裘盛戎的表演艺术是净行的一座很难逾越的高峰,全面而且精湛。况且方荣翔一生谨守法度、承袭衣钵。因而方氏裘韵是对裘派在唱腔上(非整体)的发展和延伸,并没有偏离裘派的艺术和精神内核,这在流派传承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方荣翔与老师裘盛戎的演唱,在唱腔的板式布局、唱腔的基本旋律、浓重的鼻腔共鸣、圆润的吐字方法、“尖字不吐真切”、基本使用京字京音、上口字的淡化及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等方面,都是相同的。

  那么,方荣翔的唱腔艺术特色是什么呢?首先,他的音色和音质更纯净透彻、玲珑玉润。一是因自身条件(有生理的,也有性格的)不同。师徒二人虽然都人品敦厚,但经历各异;二是发音部位不同。裘盛戎的发声浓郁,除鼻腔共鸣外,同时上贯头腔下连胸腔,而方荣翔发音位置更靠前,基本集中在鼻腔和面罩上;三是发声方法有别。方荣翔几乎完全避讳炸音,如《赤桑镇》“在长亭铜铡下丧命身亡”的“亡”字、《盗御马》“饮罢了杯中酒换衣前往”的“往”字等等,方荣翔唱来只是略加强音量和力度而已;四是合口音的淡化。如《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府”字、《赵氏孤儿》“似这样大义人理当尊仰”的“尊”字等等,裘盛戎唱来较为厚重,而方荣翔的就清淡多了;五是他在咬字上相对平和、轻薄、清晰。另外,他注重字音的正和美。如《姚期》“回朝去参王在那五凤楼”的“那”字、《赵氏孤儿》“我魏绛闻此言如梦方醒”的“梦”字,裘盛戎都唱成阴平,而方则回归去声。

  其次,他的声腔处理更娇媚娴静。他的整体演唱风格与师相似,并十分传神。但在细微之处则有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些发挥是以伸张自身条件、不伤害裘派整体风格为前提的。表现为:一是小滑音使用相对广泛。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铡美案》“千万读书你莫做官”的“莫”字。其小滑音的基本规律是:若是向下滑时,开始提势较高,结尾较沉。若是向上滑时,则其沉势较低,向下捞着起,挖着起。其音都较软,有种媚态(非贬意);二是擞音使用相对娇巧。如《将相和》“某心思纷乱”的“思”字、“争不出不平气心内怎干”的“内”字等等;三是唱腔节奏的相对祥和。两相比较,裘盛戎的节奏更为紧凑、张弛分明。而方荣翔更强调平稳、自然流畅。他的气息和力度更均衡,如《赤桑镇》“嫂娘亲为此事亲到赤桑”,后几个字裘是顿着唱的,而方则唱得柔和连贯。另有一些腔,方荣翔是有意拉长、伸开的,这使唱腔显得华丽而舒展,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削弱了力度。如他的导板都较慢且宽松,再如《赤桑镇》“劝嫂娘息雷霆”、《锁五龙》“问一声秦二哥今何在”等都如是。

  这里必需强调的是,方荣翔的声和腔是统一和谐的,而且工整自然。所以大多数唱能保持其艺术的大气和格调,没有俗媚卖弄的感觉。但我个人认为,这种效果已经接近花脸行当特色的极限了,而且有很大程度的个人嗓音条件原因,因而后学者不能死学,否则必有东施效颦之憾。

  如果说裘盛戎的唱如苍松古柏,那么方荣翔的就似凌云健竹,同样有其阳刚之美。他在唱中常运用抛线音型,就是把某个较轻的字“扔出去”唱。如《铡美案》“尊一声驸马爷”的“爷”字、《将相和》“想起了这件事好不(哇)愁烦”的“哇”音,都是甩出了劲力,增强了力度。现在有些演员也学用这种方式,但有的不得要领,反而显得夸张而轻飘。他还将很多辙口的音韵扩大。如《赤桑镇》“前辈的忠良臣人人敬仰”的“人”字、《锁五龙》“二十年投胎某再来”的“某”字几乎就因口型的扩张而成了“猫”的音。这种方法一定程度的弥补了声音的单薄之不足。同时他还加重字尾以助唱腔的厚度,增加气口提升唱腔的力度。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方荣翔的唱腔特色,至今仍被广大戏迷所称道和模仿。也把净行对人物刻画的表现力发展到了精致、细腻、温婉的极至。如果以前的花脸都是泼墨、写意的,那么裘盛戎的艺术则是兼工带写的,至方荣翔则是工笔画了。当然,对方氏裘韵也一直有争议,有人说高派、麒派是老生里的花脸(其实他们也确实都演花脸角色包拯),而方荣翔可算花脸里的老生、旦角。这么说很不准确,但是能让我们有所警觉,我们希望每个行当都风格迭出、百花齐放,但是也要时刻注意到它的限度,尤其是在戏曲演唱“柔媚”、“歌化”成风的当代。